咨询电话:010-52882318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 > 热电阻

热电阻

破解回A黑洞(四):争夺金壳

来源:开云全站app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0-22 22:22:22

产品详情

  “峰哥,手上有壳吗?”王峰拿起手机,重复着同样的答案,“没有。”这样的电话每天最多的时候超过十个。

  了解他的人都会多问几句,“全市场的人都说有壳,怎么就你没有?”他笑笑,“壳在市场里,不在我手里。”

  只有壳市场的湖才会给出这样的答案。“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参与借壳生意?因为越是外行,越认为这个事情很简单。借壳的核心不在信息传递而在于交易判断与掌控,大多数人都是两边忽悠,把交易的一方坐实之后,另一方就容易了。整个市场就像在打猎,全是拿着水枪的人在跑,跑得可欢了。”

  找上门的是“壳”。包凡说,“华兴手上有优质资产,很多中概股私有化都是我们在做。”

  在总理讲线日),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,对“十三五”规划《纲要草案》进行了修改完善,“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板”赫然在列。

  “就在大家充满期待和想象的时候,一盆冷水浇下来。”包凡曾提醒中概股,绝对不能把战兴板当做亏损板,“这个门也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能进,还是有审美观的。”中概股又重新再回到两难境地:要么排队IPO,要么花大价钱借壳。按照现在主板市场的发行速度,700多家排队上市公司完全消化掉也需要两年左右时间。

  360放出私有化的消息后,A股投资者上演了一场“猜壳大戏”。“谁会成为360的壳”、“360借壳猜想名单”等见诸各大财经论坛。就连带有“360”三个数字代码的股票也被暴炒。

  “战略新兴板的后推对360这样的大型公司而言不会有太大影响,依旧可以借壳,而对利润在3亿元以下的中小体量公司来说借壳较为困难,因为壳公司价格普遍在30亿-40亿元。”江南春的建议是,被现有上市公司以合理的估值并购和登陆新三板也是好的出路。

  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词汇绝对是“壳”,甚至会出现各种赌壳式的投资,各种长成壳样子的小盘股也随之上涨,不断有各种每天以亿为单位的壳价飙升的传闻。如果说2015年的春天,资本圈互相调侃“手上没有几个正在拆VIE的公司都不好意思在圈里混”,那么2016年的春天,这个话术变成了“手里没有几个壳都不好意思在圈里混”。

  但是,借壳交易的核心不在供求影响而在成交数量,某投行人士称,跟各种借壳交易需求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真正达成交易的寥寥无几。

  壳生意,在中国是一个奇葩的存在。“中国市场是准入制。”包凡举了一个看似不恰当的比喻,“就像北京户籍。企业进入A股市场,就等于外地人拿到北京户籍,孩子就可以读北京学校,享受相应的其他待遇。”正如王峰所说,壳的价值就是IPO批文的价值。“如果IPO的门槛降低,公司能够直接挂牌交易,谁会愿意白花30亿元借壳费呢。”

  “目前来看IPO基本没戏,排队指不定到猴年马月。大家都想借壳。”包凡说,其他路几乎被堵死了,壳都可牛逼了。“买方市场一下子变成卖方市场,以前每天只有一波人来我家看房子,现在每天十来波,壳都想多看几波。”

  一时间,“壳”受到证券交易市场游资、资产方的追捧,不仅投资者们赋予高估值,资产方也掏出真金白银求购,促成一幕“乌鸡变凤凰”的大戏。可是昂贵的“壳”背后大多是玩着“两年亏一年盈”的逃避监管游戏,是市场有名的“不死鸟”。债务、诉讼缠身、股权争夺、一女二嫁、重要股东被立案调查等戏码不断上演。

  包凡发现,市场上真正可以被称作“好壳”的公司并不多,“根据历史遗留问题、干净程度、体量大小、股东背景这些标准筛一遍,剩下的也就那么几家。很多不能成为壳的公司也感觉自己是壳,心态普遍比较浮躁。”包凡研究了很多正在发生的借壳案例。“这些方案大多数都在绕着监管走,也就是削足适履。”

  就在5月5日,搜房网的“花式借壳”接近完成,去年8月18日停牌的A股公司万里股份终于复牌。“搜房的案子是圈里谈论比较多的。把大部分资产分拆回来,但是搜房海外公司没有下市,相当于海外有一个融资平台,境内也有一个融资平台,把成熟稳健的业务分拆放在国内,充分的利用两边市场对商业模式和估值的最大化。如果走得通,非常有借鉴意义。”孙强说。

  当然,借壳也是有门槛的。在毕晟看来,借壳其实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问题,要的是一个快速和确定性、花一定成本被壳公司摊薄股份,它的路径跟IPO没有实质的区别。硬性指标和红线都是绕不开的。

  “借壳只适合过去三年都盈利,符合IPO条件,现金流够充足,能够承担得起借壳成本,也能撑得住上市公司市值的公司。”魏山巍向《中国企业家》透露,还有一种是变相借壳,很难说适合谁,只能一事一议。对于绕过借壳审批去做的并购交易(类借壳),监督管理的机构的审核有偏严的趋势。“在这一段时间,一定不可以挑战所谓的立法原则和立法实质,一旦挑战失败,很可能被卡在半路。”

  时间窗口,是借壳的关键元素。王力行说,“促成一个资产和一个壳的交易,时间窗口并不长。不像IPO的周期通常会比较长。一个资产决定借壳,通常就是用成本换时间,所以都会比较迅速在市场上询一圈情况,而上市企业的情况也瞬息万变,成为匹配对应资产的壳的时间可能也只有一小段。”

  走到最后一公里,江南春栽了跟头。就在分众宣布借壳宏达新材16天后,宏达新材因董事长朱德洪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和法规,被证监会立案调查。A股开始断崖式暴跌。“错过了国内长期资金市场的最高峰值。”江南春有点遗憾,无奈实施借壳七喜控股的第二套预案,并在三个月的等待和煎熬后,终止了宏达新材的交易。他反思,“借壳过程中不仅要清查债权债务,还有投资重组并购项目是不是真的存在潜在纠纷和未披露的事实。”

  “掌握所有的风险确实比较难。”魏山巍说,“市场上飘着的一些壳,你不知道它跟别人签过什么协议,有哪些隐形的债权债务,有哪些投资人已经潜伏进去,这些人有没有代持。”

  幸运的是,市场上可供江南春挑选的壳有十几个,这一个数字令人羡慕。“分众的体量比较大,稀释比例小,只有7%或者8%。但若公司利润只有3亿,那就很难挑了。”在江南春看来,借壳的关键就是企业本身是否够大够强。“你在选壳,壳公司也在选你,壳在想自己能翻几番。”魏山巍认同这种说法,“小公司想要满世界找壳,十家里面也不见得有一个合适的。”

  “人都是趋利的,讲情怀是因为利益的诱惑不够大。”王峰见证了太多人性的碰撞,“借壳是一个利益让渡之后的共赢,但有些人算自己的账,还算别人的账。算别人账的时候,就会心痛。”

  他举了两个例子,A的企业每年有20亿元利润,重组后能支撑1000亿元市值。他借的壳市值20亿元左右,壳方股东提条件很简单就是重组后占股10%。A老板抱怨说,我未来是10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,它就一个破壳,凭什么从20亿变成100亿?最后谈崩了。B的企业20亿元的借壳交易中,有500万的税。B说必须壳方承担,不担就不做。“做这样的博弈时,他都忘了自己要干嘛,只是斗气。”

  当然,王峰也见过交易高手出招。“徒弟谈价格,师傅谈支付节奏。算大账没格局,算小账是策略,无条件让步是交易大忌,急于成就交易,结果会适得其反。”

  2015年年初那一段时间,“每周必有私有化”的状态让魏山巍感到不安,无论是借壳还是变相借壳,都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。“现在去猜测监管层的动向,是一件很没必要的事情。伴随着证监会的表态,如果一个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,需要持续融资,又符合新三板市场审美的话,可以在私募市场上融资储备的同时,考虑在新三板挂牌,接触新三板基金和高净值投资人群。”

  就在5月5日,传闻证监会拟暂缓中概股企业国内上市,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、重组、IPO均可能受限。5月6日晚间证监会回应,“正在研究”。这一“研究”如一把明晃晃的大刀砍在半路上的中概股头上,个个鲜血直流,股价应声下跌,360、汽车之家、欢聚时代、当当、陌陌、人人、聚美优品等无一幸免。

  王力行注意到,国内有些壳公司的价格已经在回落。“国内的壳跟美国不一样,美国的壳不值钱。”王力行认为,市场对壳公司的需求在增加,壳的压力也在增大。前段时间已经有企业被强制要求退市的先例,大多数壳都是经营不善的企业,一旦退市就什么价值都没了。现在保壳压力慢慢的变大,找到资产对接的需求愈发强烈。大家处在一个互相拉锯的状态里。

  借壳谈判就像相亲男女,通常而言,每个人的诉求都高于真实的情况,但借壳是个多赢的生意,王峰说,“借壳方拿到IPO的门票;同时融资获得自己发展所需的资金;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上涨,股民受益,似乎谁都不是输家。”

  “仔细想想,借壳似乎没得罪谁。”王峰说,借壳本质是因为IPO审核不畅形成的市场化现象,监管部门对借壳似乎并不是特别喜欢。“监管认为上市经过严格审核,凭啥自己通过交易就上了。把IPO视为明媒正娶,借壳视为小三上位。但是明媒正娶可能是包办婚姻,小三上位也可能有真爱,而且婚后未必不幸福。”

  “目前的A股市场并不是基于价值投资的有效市场,而是在割韭菜。一茬接一茬的好韭菜回国,最终都被割了。”王峰说,保护中小投资者是因为他们是韭菜,不能让他们跑了。企业就是割韭菜的那把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相关推荐